AI“喚醒”山西永樂宮 一級文物合璧講述歷史風云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應妮 2025-01-16 09:23
700年前曾共存于山西永樂宮的兩卷珍貴經文相聚,首次合展于中國國家圖書館的“觀妙入真——山西永樂宮文物精粹暨數字藝術大展”。
永樂宮作為中國現存唯一的元代官式建筑群,以其宏偉壯麗的元代古建筑及滿壁風動的壁畫聞名于世。隨著AI技術的深度應用,展覽完整復原了永樂宮的建筑布局與壁畫風貌,讓觀眾如同置身于700年前。
1月15日的“觀妙入真——山西永樂宮文物精粹暨數字藝術大展”現場,曾共存于山西永樂宮的《太清風露經》與《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兩件重要一級文物首次合展。 中新社記者 應妮 攝
盡管已經是中國巡展的第六站,此次展覽仍有多個“首次”。15日的發布會上,山西省古建筑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副院長安海介紹,展覽首次展出披云真人宋德方石棺,首次完整拼合展出明代《五龍捧圣》壁畫,首次合展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太清風露經》與山西省永樂宮壁畫藝術博物館藏《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兩件重要一級文物。
《太清風露經》歷史上曾作為《玄都寶藏》的一部分,與其余數千經卷被一起珍藏于宮中。1281年,全真教在朝廷組織的佛道辯論中落敗,元世祖忽必烈召令除《道德經》外,其余道藏經文印版盡數焚毀。至此,存于永樂宮的《玄都寶藏》經版皆被焚盡,所刻藏經也幾乎絕跡,《太清風露經》為《玄都寶藏》僅存的零本之一。曾見證永樂宮初成的《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則是在1956年遷建永樂宮時,被發現于重陽殿屋脊的西鴟吻內。“此次展覽,兩件文物合璧,十分難得。”
1月12日,“觀妙入真——山西永樂宮文物精粹暨數字藝術大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圖為觀眾參觀永樂宮數字壁畫。 中新社記者 易海菲 攝
明代《五龍捧圣》壁畫于2023年修繕后首次完整拼合展出。安海表示,這幅壁畫是難得一見的玄帝與五龍主題的壁畫精品,局面使用瀝粉貼金裝飾圖案,繪畫和裝飾技法高超。
展覽分為“蔚為大觀”“和光同塵”“壁上乾坤”“山河永存”四個部分,并引入“幻游永樂”虛擬現實沉浸劇場,現場打造了多處沉浸式互動體驗空間,在三清殿壁畫《朝元圖》的恢弘場景中,AI活化的三清殿神祇迎面“飛來”,直觀感受“眾神朝元,滿壁風動”的震撼;數字活化的《純陽帝君神游顯化圖》讓觀眾步入青綠山水畫卷中,與呂洞賓一起“游戲世間”。
從一塊有著明確紀年的永樂宮三清殿銘文磚開始,展覽娓娓道來,以一塊三清殿手印磚結尾,并在展柜上設置互動,觀眾以手覆之,歲月如黃沙飛逝,匠人留下有溫度的作品。“這是我們策展的一點巧思,營造今人和古人的對話之感。”安海說。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8月31日。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