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復旦大學哲學課堂走進孔子研究院。復旦大學哲學院教授王德峰與孔子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孔德立聯袂開講,分別聚焦孔孟思想與陽明心學,共探儒家智慧的當代價值。復旦哲學課堂100余位學員與孔子研究院的專家學...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推進新時代儒學的研究闡發與普及推廣,進一步促進儒學社團工作高質量開展,定于2025年11月中旬,在長沙舉辦第十二屆儒學社...
暑期將至,不少游客正在為出游做攻略。來到曲阜,除了游覽世界文化遺產孔廟、孔府、孔林,大家不約而同地將視線鎖定在城市東南方那座并不高的山——尼山。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新時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設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并鮮明提出“四個要”,其中之一就是“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促進人的...
近日,《〈孝經〉正音釋讀》由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書為《尼山叢書·國學經典音注》第六冊,選取《孝經》經典文本,結合學界最新的《孝經》研究成果,對文本進行重新注音、注釋。本書以導言為領,章旨為引,正...
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這個“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的世界最大政黨,領航著波瀾壯闊的偉大事業,恰是風華正茂、青春無限。
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6月30日,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活動。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書記、副主任國承彥出席并講授專題黨課。
2025年7月1日,我們迎來黨的104歲生日。104年前啟航的一葉紅船,承載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穿過風霜雪雨、越過激流險灘,已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
時間鐫刻傳奇,奮斗創造歷史。今天,我們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
今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同其他政黨的根本區別。
中央八項規定在黨的作風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曾將中央八項規定喻為“鐵規矩”“硬杠杠”,強調要嚴肅查處頂風違紀、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體現了我們黨將作風建設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
在關于傳承弘揚黨的偉大精神的重要論述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概念標識性概念。“偉大建黨精神”在其中處于極為重要的地位。
千年弦歌,文脈賡續。《論語》中“學而時習之”的諄諄教誨,“見賢思齊焉”的修身之道,至今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我們是一個大黨,領導的是一個大國,進行的是偉大的事業。”成立104年,執政75年,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矢志不渝、篤行不怠,創造了彪炳史冊的輝煌業績,書寫了氣壯山河的恢宏史詩。
《古代漢語詞典》第3版日前在河南省安陽市中國文字博物館首發亮相。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將于今年7月9日—10日在山東曲阜舉辦,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文明間關系與全球現代化”。日前,《經濟觀察報》專訪了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孔子研究院前...
物館建設試點省份。借此契機,溪口村整合本土手工藝、農耕文化和生態資源,將閑置民居、廢棄廠房轉化為文化空間,打造了一批別具一格的鄉村博物館。
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的電視劇《長安的荔枝》,以唐代上林署小吏李善德被迫運送嶺南鮮荔枝至長安的荒誕任務為主線,在演繹“唐朝第一快遞大叔”傳奇故事的同時,也打開了一扇展示唐朝行政和法制的窗口——李善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協同發力,打牢社會治理的文化根基”。
6月27日,《儒學百科全書》編纂出版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書記、副主任,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國承彥主持會議,并就高質量推進《儒學百科全書》編纂出版工...
6月27日下午,繼紅小學大型沉浸式思政課《馮仲云》正式開課!以舞臺藝術為羽翼,載著革命先驅馮仲云的傳奇人生翱翔于校園紅色育人天地,開創“校史根基、藝術賦能、思政鑄魂、家校共育”四位一體的新局面,為新時...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加強國際人文學術交流合作,6月26日,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舉辦國際前沿學術講座(第2期)。“齊魯訪學駐研計劃”訪問學者、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26日在港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于11月推出特別展覽“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館珍藏”。此展將匯集250件來自7家埃及重要博物館的珍貴藏品,所有文物均首度在香港亮相,其...
6月24日,濟南市商河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晶一行到訪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委員、副秘書長,孔子學堂推進委員會主任周靜親切會見并座談交流。
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今天在濟南召開,省委書記林武出席并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主持,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宇燕出席。
6月26日,“齊魯訪學駐研計劃”工作座談會在濟南召開,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書記、副主任、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國承彥主持會議,并為“齊魯訪學駐研計劃”訪問學者頒發證書。
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歷史研究院,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
近年來,全球一些城市在機場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博物館。旅客可以利用在機場等候的時間,近距離欣賞各式文物,了解不同歷史文化。這種特色設計,讓候機不再“漫長”,讓游客更有收獲。
在中意建交55周年之際,由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制作的大型節目《習近平的文化情緣》啟播活動當地時間6月25日在羅馬舉行。
6月21日,“助力安丘 仁愛傳承”安丘市在濟流動黨員黨委成立大會暨濟南市安丘商會第四次會員大會在濟南召開,會上舉行了孔子學堂揭牌儀式。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委員、副秘書長,孔子學...
精神文明建設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
餐桌上的“光盤行動”、斑馬線前的主動禮讓、鄰里間的和睦互助、村規民約里的自覺遵守……齊魯大地,一縷縷文明新風撲面而來、沁潤心田。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習近平總書記不久前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深化改革創新,廣泛動員社會參與,形成齊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設長效機制。”
6月23日,“海外人才孔子文化研學營”在孔子研究院開營。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委員、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黨委書記朱瑞顯,山東省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經濟委員會主任張祝秀出席活動并致辭。
6月23日,孔子研究院“齊魯訪學駐研計劃”系列學術講座第三講暨“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系列學術講座第二十講在學術講堂舉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強調,必須堅定奉行獨立自主...
四川成都往北,夏日的鴨子河畔滿目青翠。三星堆博物館新館造型如河邊起伏的三座土丘,靜靜守望數千年前的古蜀文明。
現代化是相較于傳統社會而言的世界性歷史過程,是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所經歷的最劇烈、最深遠并且顯然是無法避免的一場社會變革。
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和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6月23日,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赴山東省委...
創新文化是指與創新相關的文化形態,是涵蓋創新的價值理念、制度安排、實踐準則在內的一整套文化生態系統,是引領和推動創新實踐最為重要的內在動力和外在環境。
今年正值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6月20日,由甘肅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主辦的“中國-東盟文化遺產主題對話會”在甘肅省天水市舉行。
6月16日至18日,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在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舉辦。習近平主席在全面總結中國中亞合作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現代化”為基本內容的“中國-中亞精...
6月20日,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書記、副主任、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國承彥在濟南會見“齊魯訪學駐研計劃”訪問學者、意大利漢學家、哲學家、羅馬第二大學哲學史教授里卡多·波...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球文明倡議,更好推動中華文化、儒家文化“走出去”,6月9日至15日,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書記、副主任,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國際儒學聯合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把歷經滄桑留下的中華文明瑰寶呵護好、弘揚好、發展好”。
記者從天津出版集團獲悉,18日,在第三十一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天津古籍出版社與尼泊爾當代出版社簽署《〈資治通鑒〉的歷史智慧》(Timeless Wisdom: Lessons from China's Comprehensive Mirror)版權輸出協議。
兩年前,我們相聚中國西安,共同擘畫了中國中亞合作的“西安愿景”。我們一起栽下的6棵石榴樹,已經花滿枝頭,象征著六國合作欣欣向榮。
產業繁榮是文化領域創新創造活力的生動體現,是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